主页 > imtoken钱包注册 > 香港首富搬家十年了,卖掉欧洲资产的李嘉诚却没有“反杀”

香港首富搬家十年了,卖掉欧洲资产的李嘉诚却没有“反杀”

imtoken钱包注册 2023-04-13 06:12:33

第一财经消息,虽然李嘉诚在2018年3月宣布退休,将自己的商业帝国交给长子李泽钜,并担任“昌河系”高级顾问,但昌河的一举一动部,至今仍让外界好奇这位93岁的老人是如何在幕后谋划的。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李嘉诚家族先后出售了英国和欧洲其他地区的多项资产。资产。一时间,“李嘉诚又要杀了他”的说法甚嚣尘上。

2015年,李嘉诚重组“昌河系”,形成了目前以长江和记(00001.HK)、昌实集团(0111<@)四大港股上市平台为主导的版图3.HK)、电力工业 (00006.HK) 和长江基建 (01038.HK)。其中,长江实业的方向集中在房地产、飞机租赁和基建,而长和则由零售、电信、基建、能源、港口和投资等板块组成。

3月17日,长和集团、长实集团发布2021年年报。最新数据显示,长实集团在中国大陆的土地储备持续下降,比上一财年再减少400万。平方英尺,而今年年初,长江实业集团刚刚出售了旗下的上海物业——世纪广场。长江和记年报显示,尽管出售了很多欧洲资产,但2021年欧洲市场的营收占比将高达55%,而内地仅占10%。一系列数据显示,“抄底之王”李嘉诚并未回国。

在结果公布之际,“长河系”现任领导李泽钜也表示,作为跨国公司,长石不限制投资领域,只以收益为主要考虑因素他没有直接回应他对英国前景的看法,但表示在出售英国项目的同时,还会有新的投资项目。

“中国首富”十年被超越

自1999年以来,李嘉诚一直稳坐中国香港首富的宝座。 1亿的差距不敌李兆基,位居第二位一年。

2021年,李嘉诚的财富将飙升20%英国华人首富,重新夺回香港首富的头衔。根据福布斯公布的2022年香港富豪榜,尽管香港富豪总财富缩水,李嘉诚的财富在过去一年增加了6亿美元,以360亿美元继续成为首富.

虽然香港富豪排名有波动,但93岁的李嘉诚、94岁的李兆基和76岁的郑家纯一直位居香港富豪前三连续多年上榜。

但是,如果你跳出香港的世界,你会发现,这些年已经褪色的香港商界领袖,他们的财富和企业成长缓慢,他们只是在坚持。

2013年是李嘉诚财富排名的最高点。那一年,全球有1426人上榜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李嘉诚以300亿美元排名第八,继续蝉联中国首富。当时中国大陆首富是娃哈哈的宗庆后​​,世界排名第86位,与李嘉诚差距巨大。

没想到,当时的华人首富李嘉诚突然开始大规模抛售香港和内地资产。

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2013年,李嘉诚先后出售香港天水围嘉湖银座商场、广州西城都会广场、东方汇金中心,合计套现约181亿港币美元。

首富的出售牵动了市场敏感的神经。一时间,有关李嘉诚退出大陆和香港的传闻不断。 2013年11月,李嘉诚邀请多家媒体到其办公室俯瞰维多利亚港全景,并刻意辟谣“撤军”。采访后的第二天,几家报纸的头版都出现了“说我的撤资是个大笑话”的标题。

然而,在此回应后不久,2014年,李嘉诚继续出售南京国际金融中心大厦、港灯50%、长源集团、亚洲货柜码头60%、屈臣氏20%、北京盈科中心、上海盛邦国际大厦、重庆大都会、和记港陆71%股权等地产资产及公司股权,共计套现约918亿港元。

短短两年时间,李嘉诚就套现了超过1000亿港元的资产,这与他自己的反应完全相反。 2015年,新华社下属智库“聊网智库”发表《别让李嘉诚跑了》一文,称李嘉诚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帝国要上演一场黄金蝉脱壳,是一种“违背道德”的行为。

这一次,面对外界质疑,李嘉诚不再回应,而是继续处置资产。随后几年,上海陆家嘴世纪广场、香港中环中心、港和富荟、北京罗斯福广场等都一一售出。

在出售资产的同时,李嘉诚的长和控股公司几乎从大陆土地市场消失。 2011年之前,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每年都会从大陆吸收一些土地储备。昌河署消失了。

在李嘉诚不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那几年,他的财富增长非常缓慢。根据福布斯富豪榜英国华人首富,过去十年,两批大陆富豪的财富相继超过李嘉诚。第一批人是内地房地产开发商。 2015年,万达集团的王健林成为中国大陆首富。 2017年,王健林的财富超过了李嘉诚。 2019年,恒大许家印的财富超过李嘉诚。

第二类人是科技界的新贵。 2019年,马化腾、马云在福布斯富豪榜上超越李嘉诚。 2021年,拼多多黄峥、字节跳动张一鸣、顺丰王伟、网易丁磊也将超越中国前首富。

从2013年到2022年,李嘉诚的财富仅从300亿美元增长到360亿美元,全球排名下降了30多位。现在中国首富是农夫山泉的钟睒睒,他700亿美元的财富几乎是李嘉诚的两倍。

“西欧”并不顺利

李嘉诚和他的“昌河系”缺席了大陆近十年的大发展,选择西迁欧洲和英国。是核心城镇。

早在2010年,李嘉诚就尝试进入英国,先后以90.3亿美元和38.7亿美元收购英国电网和水务业务. 30.以32亿美元收购英国管道天然气业务。随后,他还收购了1.6万个移动基站,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英国25%的电力市场、30%的天然气市场、7%的供水市场和近50%的电信市场.

2013年,和记黄埔欧洲业务的营业利润历史上首次超过香港和中国内地利润之和。李嘉诚在英国的投资版图涉及水务、电信、铁路车辆租赁、港口码头、机场、房地产、金融市场业务等,是英国历史上最大的单一海外投资者。

2015年初,“昌河系”通过出售香港及内地资产套现逾1000亿港元。同时,和记黄埔宣布将斥资约102.5亿英镑(当时约为956亿元人民币)收购英国第二大移动电信运营商O2UK,也就是李卡。 -shing最大的海外并购。

2019年,李嘉诚家族的子公司长江实业斥资46亿英镑(当时约合人民币393亿元)全面收购英国最大的酒吧集团和啤酒厂格林王(Greene King),英国第一家酒吧集团和啤酒厂。一家主要的酒吧运营商和酿酒商,在英国拥有 3,000 多家酒吧、餐厅和酒店。

长江和记(00001.HK)最新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公司55%的收入将来自欧洲市场,中国香港仅占12%,大陆中国只有 10%。

但李嘉诚的“西行之路”并不顺利。例如,与电信运营商 O2UK 的收购被推迟了很长时间。首先经过英国反垄断机构竞争与市场部审查,后被欧盟驳回。

而斥资近400亿元接手的绿王酒吧,因疫情纷纷亏损、关店、裁员。

根据长实集团(0111<@3.HK)的年报,疫情发生后,英国断断续续地实施封城令和商业限制,对英国影响很大酒吧行业。王先生遇到了经营困难。 2020年资产减值9.95亿港元,经营亏损34.62亿港元,2021年资产减值1.44亿港元,经营亏损5500万港元港币。由于连续两年亏损,年终评估后绿王商誉减值港币20.5亿。

在大手笔收购英国资产亏本大赚之际,由于中国大陆有效防疫和有序复工复产,长实集团凭借土地获得了良好的楼盘销售储备它曾经在大陆囤积。收入,大大抵消了香港物业销售收入下降的负面影响。

套现后,净负债率可能低至0.3%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李嘉诚家族先后在英国和欧洲出售资产。

2020年11月,长和宣布以1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94亿元)的价格出售其在欧洲市场的电信基础设施业务,其中包括29,100座通信塔和买家是欧洲最大的无线基站运营商Cellnex Telecom欧洲和西班牙的一家无线通信基础设施运营商。

2021年12月,长江实业持有的瑞银集团伦敦总部大楼以约12.9亿英镑(约1.2<@3.82亿港元)的价格售出。出售给韩国国民年金局和领盛投资管理公司。该项目于2018年被长江实业收购,过去三年半总回报约48亿港元,投资回报率为45%。

最近的一笔潜在交易是,今年3月4日,据报道,由澳大利亚投资银行麦格理集团和全球私募股权巨头KKR牵头的财团正在与李嘉诚家族就收购其资产进行谈判。 英国电力网络事务。后者是英国最大的配电公司,估值高达15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260亿元)。

该资产于2010年被李嘉诚家族以57.7亿英镑的价格收购,其中长江基建集团和电能实业各持股40%,长江实业集团持有20%的股份。十二年后,UK Power Networks 的价值几乎翻了三倍。

能源和基础设施板块因其持续稳定的收益受到养老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的青睐,是近年来最火爆的交易领域之一。

除了麦格理集团和KKR、荷兰养老金机构APG、安大略省教师养老金计划委员会和加拿大养老金投资管理公司组成的财团外,竞标者甚至拥有中国的国家主权。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长和在 3 月 4 日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的联合文件中表示,未具名的各方已表示有兴趣收购其在 UK Power Networks 的部分或全部股权。

分析人士认为,英国脱欧后英镑贬值,加之疫情影响,英国经济萎缩,货币政策收紧,政界人士主张将公用事业国有化。最近的俄乌冲突以及给欧洲经济前景蒙上阴影,这些因素都可能促使李嘉诚出售英国资产。

出售大量英国资产后,李嘉诚的公司现金充裕。

长实集团3月17日发布的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起始净负债率为7.9%,集团持有大量现金。根据长江和记最新年报,截至去年底,其综合现金及可变现投资合计16.1<@3.6亿港元,净负债率为20.3 %。

近日,瑞银集团发布研究报告称,长实集团在去年6月出售多项资产后,净负债率可能较去年6月的1<@3.3%大幅下降至今仅0.3%。从两位数暴跌到不足1%,这在长实乃至港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瑞银认为,如果昌实集团能够成功出售其持有的英国电力资产 UK Power Network 20% 的股权,价值 150 亿英镑,则可能有 300 亿港元的净现金流。

李嘉诚这次会用充足的现金投资哪里?

我还没有大举回大陆

近日,有消息称,李嘉诚重返中国内地,先后拿下成都京融汇、上海三林印象城等重大资产转让项目。再次展开。但实际上,这两次收购发生在2019年,交易金额并不大。 2020年,李嘉诚的公司继续卖成都项目,今年年初,上海世纪广场卖给了希慎。这些买买买,似乎并不能证明李嘉诚家族的投资趋势。

而在李嘉诚家族最为熟悉的香港市场,他们也确实已经回去了。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李嘉诚家族在2016年拿地一次后,整整两年都没有在香港拿地。直到2018年,长实集团终于拿到了一块价值100亿元的土地。这是李氏家族七年来首次以超过100亿港元投资本地房地产。不久后,长实集团以约360亿港元的估值拿下港岛南区黄竹坑港铁站第三期物业发展项目。

过去一年,长实集团密集扩充在港储备,并通过不同渠道新增4块土地用于房屋开发,总地价约1.7港元<@3.8亿.

不过,在中国内地市场,长实集团并不是很活跃。 2021年下半年以来,内地房地产市场走低,地价下跌,拿地难度降低。不少有现金的港资地产公司,被视为征地的绝佳窗口期。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近日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内地很多房企陷入财务困境,这或许是恒隆买地的最佳时机。

香港郑氏旗下的新世界集团表现更为积极,于2021年初选择将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总部落户广州,预示着将大力投资内地项目去年9月,新世界中国地产宣布斥资70亿中标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道下街村综合改造项目。紫檀等

嘉里建设、瑞安、香港置地等港资地产公司近两年均拿下地价超百亿的重大项目。比如2020年新冠疫情刚刚爆发时,香港置地以3.10.5亿的价格拿下上海徐汇的一个综合体地块,是内地最高总价,显示决心在大陆占据重要地位。

但当被问及投资大陆的问题时,“长和部”负责人李泽钜仅表示,2020年长江实业一直在大陆持续投资,并没有离开大陆市场,所以不可能谈论它。返回。但到目前为止,“昌河系”还没有大的投资动作。

李嘉诚家族的“昌河系”要回大陆投资房地产,实属不易。十年来,随着李氏家族不断抛售内地资产,他们也卷入了一场关于囤地的巨大争议。

2020年9月23日,成都市高新区财政金融局向区内各金融机构发出通知,禁止为其重大资产重组提供新的融资、贷款,并为其提供帮助,因为公司存在盖地、盖盘不良行为。虽然当时长江实业作出回应,但和记黄埔已不再是长江实业的子公司,集团也没有囤地。但后来发现,长江实业几个月前才出售和记黄埔地产成都公司,而成都高新区的处罚正是针对原股东的隐瞒行为。

不仅在成都,还在上海的真如副中心。 2006年,长实集团以22亿元的底价收购启动区A3-A6地块,平均楼面价格仅为3055元/平方米。征地后,项目直到2009年才开工,2013年首次推出700套住宅。 2016 年,推出了 500 多个住宅单元。直到最近几年,该项目还出售住宅单位。十多年来,上海的地价和房价天翻地覆。整个项目估值接近200亿。漫长的开发周期,让长石多次被囤地质疑。此外,在北京、广州、重庆、惠州、东莞等地,已开发10余家内地代表物业的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等10余家。

从“昌河系”近几年的动作来看,他们更倾向于去地产化、多元化和全球化投资。在新一轮的资产转移中,从英国市场撤出的现金将由“抄底王”李嘉诚投资到哪里,还有待时间回答。